中式家宴 幸福团圆

EN / 中文

媒体报道>新闻报道

为企业插上创意的翅膀 ——国瓷永丰源“银瓷杯”陶瓷花面、器型设计大赛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17-10-21 发布者: 来源:
分享



5月14日上午,国瓷永丰源“银瓷杯”陶瓷花面、器型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深圳观澜永丰源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国瓷博览馆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出席本次典礼的嘉宾除大赛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代表以及大赛评委外,还有来自海内外的陶瓷专家、设计大师、获奖选手等。


据悉,大赛自201212月深圳第八届“创意十二月”活动之第一届国瓷永丰源创意文化节启动以来,组委会收到全国范围内个人与团体陶瓷设计参赛作品逾300份。经过大赛评委会严格、专业、公正的评审,肖雍容作品《行走的蜗牛》获得了2012年度国瓷永丰源“银瓷杯”陶瓷花面、器型设计大赛一等奖,此外,评选共产生二、三等奖及优秀奖、特别奖共计25名。 

 


作品“三要素”:创意、美观与实用性

在本届大赛评审会上,评审嘉宾对26件大赛获奖作品逐一进行了点评,创意的独特性、陶瓷器型与花面的美观度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成为作品获得评委们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的“三要素”。


大赛评委会表示,从大多数参赛作品中可以看出,参赛选手具有强烈的创意设计理念,作品中时尚元素与传统文化的有力结合,充分展现出当代陶瓷设计者不拘一格、富于想象力的创作风格,但一些作品也存在着实用性不强、工艺制作方面缺乏熟虑等问题,由于无法实现成品化,因而遗憾失分落选。在接受采访时,参赛选手们也反映了他们的困惑:在追求创意时,不知不觉背离了市场,忽略了作品的商业价值;或在追求产品市场价值的同时,却没能体现出作品的创新和创意……


担任本此大赛的评委之一——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喻连生对此说道:“创意和市场其实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多观察、多思考、多实践;设计既要做到推陈出新,又要在“新”的基础上贴近于市场、服务于生活,当创意与市场二者之间达到完美的契合,就能生成好的设计作品。”他同时指出,此次设计大赛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发掘优秀的陶瓷创意作品,更重要的是与参赛选手们互相交流,探讨在达到作品艺术高度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的可能,从而帮助他们在市场中找准定位。

 


多态展示缩短设计与市场的距离

市场价值是衡量创意优劣的不二准则。成功的设计总是能符合市场消费需求,又能兼顾设计创意灵感。大赛在鼓励创意的同时,还将深入开展设计向产业的过渡和融合,缩短创意与产业化之间的距离。


据悉,此次大赛所有获奖作品的版权将归永丰源所有。在对作品进行调整和完善,使之符合工艺制作要求之后,一、二、三等奖作品被制作为石膏模型,在分会场第四届中国·观澜国瓷永丰源精品博览交易会、“银瓷杯”创作活动掠影文化墙等活动中展出。大规模巡展和陈列,立体地呈现作品实物,让采购商和观众真切地感受其魅力和市场价值,这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作品来说,都是一次面向市场和消费者的全方位推广机会。

 

以创意带动永丰源陶瓷产业创新发展

创意与创新是企业生存的命脉,也是大赛的活动宗旨。当前,国瓷永丰源正努力以创意的思路进行“二次飞跃”,此次设计大赛的启航恰是永丰源为企业插上“创意翅膀”的一项有力举措。


“大赛涌现出了许多好的作品与设计人才,为永丰源带来了新鲜活力血液。”一位在永丰源研发设计中心工作、有着十余年陶瓷设计制作经验的资深设计师这样评价道。他说,市场的本质注定了其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要想赢得市场的认可,就必须走在最前面,立足守旧等同于失败,而产品创新需要创意的头脑。此次设计大赛为永丰源挖掘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陶瓷设计人才,他们将成为永丰源设计研发新一代的生力军。在这个平台上,他们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成功,更多的是经验与经历、方法与实践,甚至是梦想。


  永丰源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一年一度的永丰源“银瓷杯”设计大赛给专业设计师、高校学生、企业员工、爱好者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同时,让更多的创意人才了解、加盟永丰源的陶瓷事业。今后,大赛将更加成熟和专业,并进一步加大海外作品的吸纳力度,使国内外设计新锐力量能够碰撞和相互学习。



 

深圳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喻连生副秘书长、赖建国理事,永丰源集团董事长刘权辉等领导为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


 

获奖选手逐一发表获奖感言,向观众介绍陶瓷创意想法,解读作品设计理念。


下一个:

深圳文博会永丰源分会场启幕 零距离观赏美瓷

发布日期:2017-10-21 发布者:

©2019 深圳国瓷永丰源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45296号 Powered by sz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