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宴 幸福团圆

EN / 中文

媒体报道>新闻报道

“深圳瓷”闪亮国际市场

发布日期:2017-11-21 发布者:陈冰、李忠 来源:深圳晶报
分享

200729日至13日,在法兰克福举行的国际展销会上,深圳永丰源公司的“满堂红”、“帝王黄”高档瓷器,艳惊四座。瓷业发达的欧美国家瓷器经销商对深圳瓷高品质的瓷质、细腻而均匀的色彩和精湛的工艺,发出一声声惊叹。 

  送走西班牙客商,美国、日本的经销商来了,而德国、俄罗斯、埃及商人也急急踏上了赶赴深圳的旅程……猪年春节后的永丰源瓷文化创意工业园格外繁忙,接送着一批批国外瓷器经销商。

  伴随永丰源走向世界的是“深圳瓷”——陶瓷业内一个崭新的品牌。


 


  “满堂红”、“帝王黄”、“琼玉白”、“中国骨瓷”、“文化立市”、“创业深圳”等极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嵌合在“深圳瓷”中向世界市场浸染。

  中东、南欧、东欧的皇室豪门、国宾馆、高级酒店、高档消费场所已被“深圳瓷”染红,日本皇家婚礼使用的瓷器是纯一色的“满堂红”。现在,“深圳瓷”正在向世界市场的制高点——美国和西欧“渗透”。

  “深圳瓷”背后站着敦厚的刘权辉。他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把中国瓷艺文化和国际贸易把玩得炉火纯青;他没听过一节市场营销课,却每每敏感地嗅到商机,从贩卖滞销瓷器的“小倒爷”成长为创造出瓷文化创意工业园的“深圳瓷王”。

  他的抗压能力也是超强,面对困境甚至灭顶之灾所表现出的忍耐力,就像“深圳瓷”系列中的“超世纪瓷”,强度高出一般强化瓷的3-5倍。他一生中流过两次眼泪,那是2005年永丰源遭遇生存危机时普通员工无一人离他而去时的感动和感恩。

  经过10年锤炼,具有世界心、中国魂的高档瓷艺品“深圳瓷”终于出炉,且迅速染红世界市场,一元钱成本价的产品在国际上变成了一百元钱的市场价。刘权辉使“深圳瓷”打入国际市场的艰难历程,是“中国创造”如何走向世界的一个成功案例,也是深圳“文化立市”发展战略结出的硕果。

  元宵节前,晶报记者走进位于宝安区观澜街道樟坑径下围村的深圳永丰源瓷文化创意工业园,探寻深圳瓷艺“走出去”的奥秘。


选址深圳建陶瓷工业

  深圳永丰源瓷器展示厅内,四壁是精美的骨瓷、白瓷和强化瓷。色泽的亮丽、釉彩的细腻、图案的典雅、造型的多样,让人很容易想起大英博物馆里陈列的中国历代瓷器和温莎皇家城堡里展示的骨瓷精品。

   “是的,永丰源的深圳瓷既承续着中国千年瓷艺的精华,也汇合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制瓷技术。白瓷、青瓷是中国的发明,骨瓷是英国的创造,而在永丰源,这些瓷艺创造性地加以融合,是中国魂、世界心、深圳瓷”。说这话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佐佐木正治,他是深圳永丰源实业有限公司的首席顾问。他在日本、美国和欧洲陶瓷业内转战几十年,对陶瓷制造工艺和市场行情都很熟悉。

  记者与刘权辉的谈话从“深圳瓷”开始。“你为什么没有在景德镇办厂,而要在深圳这个没有任何瓷文化根基的地方独立起家?”记者单刀直入。

  “深圳是多元文化城市,全世界的资源都在这里汇聚。你想想看,到别的地方能吸引到世界一流的管理人才、最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本和原材料吗?能极其方便地与世界各地的客商交流吗?”他笑笑,“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但实际上很难做到。让一个外国人到景德镇和深圳住下来工作,他肯定首选深圳;如果景德镇和深圳同时吸引一笔订单,且质量等同,深圳肯定占上风,地缘有优势啊,物流发达啊。从商务运作看,深圳比国内其他城市的规范程度都高,政府是为企业排忧解难,而不是企业求着政府办事。因此,考察各种经商要素后,我决意在深圳创业。”

  刘权辉的商业眼光的确与众不同,他的胆量也足够大。从2003年起,已在国际市场奠定品牌基础的永丰源,决意投资建厂,从陶瓷经销商转变为产品研发、销售和现代陶瓷文化为一体的集约式工业园。“走自已的路,走与众不同的路,走别人无法模仿的路”,刘权辉说,“而且要把中国五千年文化、上千年制瓷技艺、世界前沿的陶瓷工艺整合起来,让中国产品在世界上成为有灵魂的品牌。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惟其如此,‘中国创造’才能走向世界而且不会倒下来”。

 

“深圳瓷”出炉历经高压

  但是,心志的远大并不一定事事如意。在宝安区观澜征好建厂用地后,出现了一连串的意想不到,令刘权辉的事业险些全军覆没。


  第一个意想不到是建厂预算远远低于实际投资。建厂筹办小组花了几周时间进行预算,估计大约1.6亿元人民币就可建成,谁知最后花了3亿元。“以前没想到这里没水,于是我们打了28口井;以前不知道这里不通电,我们只好自己建1100千瓦容量的发电厂。这些全是意外开支,2005年时几乎是每个月扔进5000万元。”刘权辉说着,余悸未消。

  第二个意想不到是,就在公司面临生死关头时,索债要钱的人络绎不绝,公司5位高层管理者中有4人辞职。预算上的漏洞,需要在所属企业中筹款填补,以致瑞琼颜料等公司因流动资金被抽调而被迫停产。高级管理者辞职后,军心涣散,刘权辉白天接待讨债者,晚上动员中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再坚持几天”。但即便是需要拿出老婆的私房钱,他也一分不少地把工资发给大家。

  第三个意想不到是中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无一人离开永丰源。他们被刘权辉创中国瓷业名牌的真情打动,一直坚持到最后。工厂从安装设备到投产出品,花了49天时间,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天,创造了世界陶瓷业的一项奇迹。

  第四个意想不到是,就在深圳生产基地开始投产时,因不能按时付给货款,提供原材料的外商停止了供应。刘权辉到各地供应商那里赔礼道歉,游说大家把眼光放远。外商被他的诚意打动,又开始供应原材料。

  第五个意想不到是,在刘权辉无任何资本抵押贷款时,他给马来西亚的朋友李金友先生打电话借钱。那时一位辞职的高级管理者还曾打电话给李先生,要他别把钱借给一个即将破产的企业。但是,李金友还是马上给刘权辉汇来250万美元。这笔钱,成了永丰源起死回生的关键。

  2005年11月,“深圳瓷”走出高温高压的现代化瓷窑,开始大踏步迈向世界。2006年6月,日本皇室举行婚礼时,在全球挑来挑去,最终选定“深圳瓷”系列中的精品骨瓷“满堂红”为专用餐具。


先创世界品牌再建厂

  与很多企业不同的是,永丰源是先创立自己的品牌,然后再建厂进行研发。“深圳瓷”的奠基,可以说是由代表世界上未来最华贵的高档日用陶瓷“AURATIC”,代表世界上未来最畅销的工业颜料“BAMBOO”,代表未来最具有个性化的顶级陶瓷品牌“CIP”三个品牌组成的。

  从1993年第一次走出国门从事陶瓷国际贸易,刘权辉就感受到品牌的力量。“不管你的瓷器多么精美,不管质量多好,要是在市场上没名气,没有形成品牌,外国经销商连看都不看一眼”。

  1998年起,从事多年瓷器贸易的刘权辉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要把永丰源变成一个百年企业,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要面向未来做好文化。中国有五千年文化,有上千年的制瓷传统,我们难道就不能创造出自己的世界名牌?”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到世界瓷器名品制造商那里学习考察,发现欧美、日本的瓷器制造商出卖的是文化,所以价值昂贵,而中国人却傻乎乎地只出卖劳力,还为争取几份加工订单内斗得头破血流。“我想,我们中国人同样是可以出卖文化的,同样可以从1美元的货物上赚回100美元”。

  要实现这一理念,就必须盯着国际市场,盯着高档瓷器市场。刘权辉花费了11万欧元的资金,邀请德国、意大利的瓷艺专家,按照国际市场的接受原则进行品牌设计和商标设计,推“AURATIC”、“BAMBOO”、“CIP”三个不同品牌。之后,他又花费10多万美元,在60多个国家注册了商标,开始精品骨瓷和白瓷器具的品牌创造和高端瓷器研发。


  经过4年的努力,“AURATIC”在中东和南欧市场打败了日本和欧美的许多著名品牌。“我相信中国人是可以做出自己的品牌的。”刘权辉说。

  2001年,中国轻工业部门进行技术引进,将国外先进的制瓷技术和设备引入国有企业。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设备闲置着。刘权辉看中时机,低价购买了这些先进设备,决意在深圳建厂,研发和生产独具特色的“深圳瓷”。

  “没有研发能力,你的产品只能贴牌而做不到独家,做不到‘最好的设计、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质量、最好的服务、最好的产品’这一世界名牌形成的要求。”他说。



边看世界边更新观念

  刘权辉从事国际瓷器贸易有点偶然。1993年,刘权辉随中国机械总公司组织的商务代表团到沙特考察。这位在国内从事多年陶瓷生意的商人发现,所有百货商店里陈列的皆是日本瓷器和欧美瓷器,居然没有见到中国货。他和一位大使馆人员到一家商铺咨询,店老板傲慢地说:“我只跟日本人做生意,不和中国人打交道”。

  年轻气盛的他感到很不是滋味。为了检验市场,他从一家日本瓷器批发商那里以每件6美元的价格买来一些瓷器,然后以10美元的价格摆到市场出售,居然卖出去了。这让他感到瓷器的市场获益非常可观。

  他开始在中东地区从事瓷器贸易。像所有的先行者一样,刘权辉首先以仿造和替外国厂商加工为主,积累资本和国际市场经验。1995年,总是叮嘱他“做陶瓷生意,赚的是市场差价,一定不能在质量和品质上马虎”的父亲,却在质量上出了问题,客户把一箱箱瓷器退回来,要求赔偿。

  永丰源接单的瓷器,是在潮州的瓷窑加工,然后在深圳检验包装后运送海外的。刘权辉的父亲那时在深圳负责产品检验,节约节俭习惯了,每次都把一些不很合格的产品装进未满的盒子里运走。这引起了外商对产品质量的不信任。

  1996年,他携父亲一起拜访中东地区的客户,一路上一边赔钱道歉,一边让父亲明白国际市场丝毫马虎不得。一路下来,刘权辉赔了14万美元,父亲从此严格把关,再没有出现过因质量问题而退货的事。

  从那时候起,永丰源建立起了一套诚信价值观和管理体系。

  也是在那年,日本商人发来了律师函,要求永丰源对仿造做出解释,并可能以侵害知识产权为由进行起诉。这份法律文件让刘权辉沉思许久,意识到模仿的危险,并促使他改变生意模式。次年,他把目光投向高端产品,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我们过去没什么经验,边学边被市场教训,然后加快转变经营策略。”刘权辉说,“好在每次出现问题,我们都能往远处看一步,然后做出正确的决定。”

   1997年后,刘权辉开始收购与瓷业有关的工厂,每年一个,为打造品牌、研发自己的产品—“深圳瓷”做铺垫。

  刘权辉的每一次挫折,似乎都回馈着积极的信息,让他在痛定思痛后快速调整,终究创造出自己的瓷业王国。


下一个:

“深圳瓷”走红西方市场

发布日期:2017-11-21 发布者:陈冰、李忠

©2019 深圳国瓷永丰源陶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45296号 Powered by szweb